CITY  [切换城市]
黄鮟鱇
文 / 爱钓网 | 955 | 0

    黄鮟鱇属硬骨鱼类,鮟鱇(ānkāng)目、鮟鱇科。这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类;常出没于大陆棚外围和大陆斜坡上部区域,习惯的栖息于深海活动于100至600米的海域。通常以吻触手及饵球引诱猎物前来,当猎物靠近在瞬间吸入口中,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。


中文学名黄鮟鱇  汉语拼音
HuángànKāng
分布区域
东海以及黄海和渤海,台湾东北部偶尔可见  食性
肉食性
繁殖期2月~5月
  活动水层
深水域
适钓温度 10℃~20℃  别称蛤蟆鱼、老头鱼、结巴鱼

1 外形特征


黄鮟鱇黄鮟鱇


    体颇细长,头宽扁,表皮平滑,无鳞,体侧具有许多皮须;附肢(胸蹼)肥厚;额骨侧脊具两列低的锥形脊;具有伪鳃(拟鳃);眼间隔宽且稍凹陷;肱骨脊发达,具2-3枚小棘。吻触手短,纤细,无卷须,通常比第二背鳍棘短;饵球具有类似三角信号旗状的简瓣,没有长触毛和眼状囊(附肢)。第II背鳍棘短,鳍棘末端呈深色并且具有黑色卷须;第III背鳍棘长,色斑深,无卷须;第IV至第VI背棘短,无卷须;背鳍基底具一深色斑。黄褐色体背具有不规则的深棕色网纹;腹面呈浅色;胸鳍底末梢呈深黑色;臀鳍与尾鳍深黑色;口腔呈淡白或微暗色,无彩色纹理。

2 生活习性

    属于深海底栖性鱼类;常见于大陆棚外围和大陆斜坡上部区域,通常栖息于深度100至600公尺水域。通常以吻触手及饵球引诱猎物前来,在瞬间一口吸入猎物,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。

黄鮟鱇黄鮟鱇

    黄海南部黄鮟鱇主要摄食小黄鱼(Pseudosciaenapolyactis)、矛尾鰕虎鱼(Chaeturichthysstigmatias)、细 条天竺鲷(Apogonichthyslineatus)、带鱼(Trichiurushaumela)、龙头鱼(Harpadonnehereus)、 鹰爪虾(Trachypenaeuscurvirostris)、鳀鱼(Engraulisjaponicus)等饵料生物。鱼类是黄鮟鱇最主要的摄食类 群,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83.44%。黄鮟鱇的摄食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体长变化,冬季最高,春季最低;小于100mm体长组最高,大于 500mm体长组最低。在4个季节和6个体长组中,小黄鱼都是黄鮟鱇胃中重量百分比最高的饵料生物。矛尾鰕虎鱼和细条天竺鲷在黄鮟鱇幼鱼胃含物中所占比例 较高,但在成鱼胃含物中所占比例较低。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,黄鮟鱇在体长为100mm时发生食性转换。黄鮟鱇营养级为3.66,表明其在东、黄海食物网中 处于较高的位置。

3 繁殖方式

    黄鮟鱇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293mm,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.5龄。繁殖季节为2-5月,以4-5月为盛产期。雌鱼成熟系数在4月达到最大,5月次之,雄鱼成熟系数在5月最大。其绝对繁殖力介于(3.11~14.1)×105粒之间,平均为(6.74±2.87)×105粒,相对繁殖力(F/L)为883~2153粒/mm,平均为(1521±581)粒/mm,相对繁殖力(F/W)为181~426粒/g,平均为(264±76)粒/g。对Ⅳ期卵巢132颗卵细胞的直径测定结果显示,卵径范围为1.30~1.76mm,平均为(1.59±0.19)mm,明显的1个峰值出现在1.575~1.625mm,占总卵粒数的33.3%,其卵径分布不均匀,应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。


4 特性与优势

    鮟鱇身体里有一种腺细胞的分泌液,含有一种磷脂,这个磷脂就叫荧光素,那么荧光素在催化剂荧光酶的作用下,会和血液中的氧化合,发出一种荧光,也叫冷光。鮟鱇的腺细胞的分泌液含有一种磷脂,它身体里头有背鳍,它的第一背鳍棘长出一个钓竿,在钓竿的顶上有一个肉穗,就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光色来。而且这个肉穗在水中漂浮着,不知情的小鱼就以为它是一条小虫都过来吃,这样一过来吃不要紧,它马上大嘴一张,小鱼小虾全流进了它的嘴里。如果有大鱼过来以后,它马上把光色去掉,灭掉以后,别的鱼看不到它自己在这里,那么就保护了它。

黄鮟鱇黄鮟鱇


    它要集中光线,又要调整强度。发光的部位,一般在它的眼睛、下颚、身体两侧,在它的腹面,这样发出来的光可以说能够照到前面、两侧、下面和腹部,这样对它本身鱼类是有很大的好处的;发光鱼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是不一样的。正因为它发出的颜色不一样,才使自己能够按照颜色找到它的同类。

相关阅读
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(如钓技钓法、饵料配方等方面)
建议您去话题讨论版块发帖咨询。
精彩图文
暂时没有结果

黄鮟鱇封面图

词条统计

浏览次数: 955

编辑次数: 0

最近更新: 2017-12-15

热门词条
螃蟹是杂食性动物,主要靠吃海水藻为生,但有时也会吃微生物、虫类等等,视乎种类而定。假如碰巧有更具营养价值的食物出现,螃蟹将会争先恐后的抢食,例如死鱼、死虾、甚至钓客剩余的鱼饵等等。
鲴鱼是一种底栖类鱼种,是黄尾密鲴、细鳞斜颌鲴、圆吻鲴和银鲴这四种鲴鱼的总称。多生活在江河、湖泊等开阔水域底层,平时以底层藻类和动植物碎屑为食,吃口小,对于钓手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。
鲫鱼,又叫鲫瓜子、鲋(fù)鱼,是垂钓人最常钓的对象鱼,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,喜群居而行,择食而居。鲫鱼分布广泛,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,鲫鱼适应能力强,四季都可以进行垂钓,2~4月份和8~
黑鱼,俗称乌鳢[lǐ],又叫乌鱼、蛇鱼等,生性凶猛,繁殖力强,胃口奇大,经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者池塘里面所有的鱼种。另外,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,迁徙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,离开水能够存活三天之久。只要钓法正确
鲮鱼,俗名土鲮、雪鲮、鲮公、花鲮,鲮鱼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、海南岛、台湾、闽江、澜沧江和元江等水系,喜栖息于水温较高的地区,低于7℃即开始死亡。鲮鱼是杂食性,在水温15℃至30℃时,食欲旺盛,国内钓友常以
青鱼,又称之为青混、螺蛳青,是国内淡水四大家鱼之一,国内钓鱼人常见的对象鱼。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,长江以北较稀少,这种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,体型较大,是淡水中为数不多的“巨物”鱼种。因鱼的力
草鱼,又叫混子、鲩(huàn)鱼,喜欢栖息在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,一般喜欢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以及靠近岸边的多水草地带,性活泼,经常成群觅食,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,也是四大家鱼之一。
鮰鱼,又叫长吻鮠( wéi), 是一种生活在底层的肉食性鱼类,喜欢以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为食。其生长速度较快,最大个体可达到15公斤,又因其肉质鲜美,营养丰富,成为钓鱼人经常钓获的目标鱼之一。
翘嘴鱼学名翘嘴红鲌,为广温性鱼类,生存水温0-38℃,摄食水温3-36℃,最适水温15-32℃。其生长迅速,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,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,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,也
鲈鱼,别名鲈子、鲈板儿、花鲈等,在中国有四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之为鲈鱼:海鲈鱼、松江鲈鱼、大口黑鲈、河鲈。鲈鱼是一种海水、淡水两栖鱼,以小鱼虾为食物,早春时,游到近海沿岸,在河流人海口的淡水、咸水交汇处觅食